全国拥军优属拥政爱民工作领域专业宣传主媒体主平台主阵地

  • 微信
  • 微博

招远市“为烈士寻亲”活动激发社会爱国热情

招远市“为烈士寻亲”活动激发社会爱国热情

来源:中国双拥杂志 

2021-09-27 22:59

为扎实推进建党百年纪念活动深入开展,招远市退役军人事务局采用“网络+媒体+政府+社会”的公益寻亲模式,全方位开展“祖国没有忘记 英魂永世长存”烈士寻亲活动。活动自3月20日启动以来,共刊发相关报道100余篇次,收到线索电话300多个、电话咨询300多个,现已帮助50名烈士找到亲属。

寻亲活动开展以来,面对烈士亲属殷切期盼,尤其大部分亲属已年余古稀,那种几十年来对逝去亲人思念的情感,让我们每一位工作人员为之感动。为此,招远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全体工作人员深感使命之神圣、责任之重大、意义之所在,成立了由局长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优抚科工作人员为组员的寻亲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协调积极推进为烈士寻亲活动的有效开展。期间,召开寻亲工作领导小组会议3次,召开烈属见面会5次,自上而下直接面对群众所需所求;针对烈士家属大多年老体弱,行动不便,工作专班人员及时联系所在镇街入户走访核对信息,先后走访烈士家属50余户;面对烈士亲属异地祭扫烈士的急切心情,及时开启“祭扫绿色通道”,从对接烈士安葬地退役军人事务部门、确定亲属前往祭扫时间及人员、出具祭扫介绍信到往返相关费用的报销等环节,实行“一条龙服务”、全流程跟踪,让群众少走弯路。全年,共处理异地祭扫30人次,接待异地来招祭扫人员25人次,回访满意率100%,一系列暖心举动获得了烈士亲属们的一致好评。

战争时期许多烈士牺牲时留下的信息不多,加之年代久远,许多信息已经无从考究。基于这一实际,工作人员坚持“不放过一丝希望,不漏过一丝痕迹”的工作态度,采取多种形式把好事办好,把好事办实。在线上,通过微平台、微信朋友圈转发推送活动倡议书,发动热心人士通过热线电话、网络留言、邮箱等方式提供寻亲线索;在线下,联系电视台、报社、广播传媒等媒体单位,利用媒体传播度,扩大活动影响力。活动期间,共邀请地方媒体现场跟踪采访烈属祭奠活动3次,跟踪报道济南市退役军人事务局来招采集2名烈士家属DNA信息1次,在全市范围内浓厚了敬仰英烈关爱烈属的良好氛围。

针对资料有限、信息不足的困难,工作人员采取“多问、多看、多走”的工作思路,在仔细查阅烈士英名录、招远志、民政志、村庄志等10余本相关历史资料的同时,走进档案馆、史志办,大量搜寻价值信息。扎实开展烈士信息采集核实工作,对安葬在烈士陵园的烈士,散葬在各镇街的烈士信息进行逐一复核,实地采集,确保了烈士信息的准确性、全面性。期间,依托搜集的信息,共核实更正碑文姓名与烈士证明书姓名雷同1处,帮助寻找异地散葬烈士16名。

加强与公安部门、民政部门和相关部队联系沟通,实现信息共享,群策群力共同助力活动开展。加强与民间志愿服务组织合作,先后与招远义警大队、金都志愿者协会等组织合作,成立为烈士寻亲服务队,为烈士寻亲工作提供了组织支撑。活动期间,各志愿者先后深入镇街、农村走访300余人次,跨省、地市异地走访80余人次,出动车辆50余台次,行程3000余公里,不厌其烦的一遍遍搜集价值信息。先后和局工作人员陪同烈士家属祭扫10人次,体现了志愿者组织负责任的工作态度,为活动开展注入了强大活力。

在寻亲活动中,招远市退役军人事务局把为烈士寻亲活动与建党百年纪念活动、党史学习教育深度融合,通过“帮助烈士寻亲、感悟英烈事迹、传承红色基因”,引导全体干部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从英烈事迹中汲取精神营养,转化为为退役军人服务的工作中来。广大干部、党员、群众、志愿者走到烈属身边,走进每座烈士纪念设施,深入烈士陵园,着力宣传烈士的红色故事,深入挖掘烈士家庭的红色基因,对辖区内10处县级以下烈士纪念设施及190名散葬烈士墓背后的英烈故事进行挖掘整理宣传,让人民群众“知其来”。精心打造《投笔从戎抗日 英名永垂青史-记刘暖烈士》《王一民烈士传略》《故国山河壮 铁血照丹青-记民族英雄赵书策烈士》等有温度、接地气的宣传作品,有力推动了为烈士寻亲活动的开展。广大群众积极配合工作,尤其是寻找到的烈士家属更是积极参与到寻亲活动中,通过积极转发寻亲倡议书、留言等方式提供寻亲线索,或直接参与线下寻亲活动。从单纯的“为烈士寻亲”这一项政府职能工作慢慢转变为“向英烈精神学习,为烈属家庭服务”的社会公益活动,广大群众在行动中不断践行“感激前辈功绩 感怀英烈功勋”的社会使命,把深深的爱国主义情怀转化为行动自觉,一堂堂生动的实践教育课,为建党百年纪念活动注入了强大的群众基础。

作者:赵春祥




相关文章

中国双拥杂志
中国双拥杂志
中国双拥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