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拥军优属拥政爱民工作领域专业宣传主媒体主平台主阵地

  • 微信
  • 微博

退役军人郑孝前 放弃高薪带领村民增收致富

退役军人郑孝前 放弃高薪带领村民增收致富

来源:中国双拥杂志 

2021-07-19 14:12

14年前他是一家水泥厂的经理,年收入20万元,但他放弃生意,选择回到生他养他的村里,和村民们一起卖梨。在他的带领下,村里梨打开销路,并已成功举办十多届梨花节,全村村民年人均收入由11年前的5300余元增加到现在的3.2万元。

他就是重庆市“模范退役军人”、巴南区二圣镇集体村党委书记郑孝前。郑孝前1979年1月入伍,1984年1月退役。“这个村村民以前过得太苦了。”郑孝前回忆道,从当选的那一刻起,他心中就有了一份坚定的目标与情怀,要带领村民一起奋斗,共同致富。

让梨有名,工作不分昼夜

郑孝前介绍高山梨病虫防治措施的副本.jpg

“当时村里已经种上了大片的梨树,也结出了丰硕的果实。可梨的销路不好,卖不出去,要么烂了掉在土里,要么拿来喂猪,人们说到栽梨树,都纷纷摇头后悔起来。

怎么办呢?郑孝前和村干部们一起,一家家地去收梨,然后背背篼,搭摩托,租汽车,下鱼洞,跑南坪,试着销售。一天天下来,大家手上的血泡是好了又长,梨卖出去不少,也品尝到了说不尽的酸甜苦辣。郑孝前说:“天坪山的梨其实都还挺爱吃,销路不好的主要原因就在于知道的人不多,没有形成品牌。”

随后,郑孝前开始带动村民创建品牌。他尝试着用管理企业的模式来管理村委会,用推销工业产品的方法来销售梨子,用新的理念来替换旧的观点,并提出以节为媒,举办梨花节!

2008年3月,在大家的期待下,也在怀疑的目光中,第一届梨花节如期举行,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天坪山赏花。“于是我们趁热打铁,7月举办了首届采梨节。”结果当时大大小小的汽车把路堵得连个人都过不了。慢慢的天坪山翠冠梨成为远近闻名的畅销梨。

为梨寻路,硬化全村道路

֣Тǰ2的副本.jpg

在解决销售问题后,新的问题又接踵而至。落后的村级道路,成为产业发展的瓶颈,生意好的时候,山下的人上不来,山上的人下不去。

要想富,先修路。可是没想到还没修,就被当头泼了一盆冷水,一位村民听说修路要占地死活不答应。去给他做工作,结果远远地听见“砰”的一下把门关上了。

“但我们不能放弃啊!” 郑孝前望着村的路,有些哽咽地说,经过长时间真诚地做工作,让每个村民了解到整件事的来龙去脉,知晓事情的利弊,修与不修由村民自己决定!这样对等式的交流,让村民感觉到自己的主人翁地位,包括让他们吃闭门羹的那些村民都纷纷表示“愿意跟着孝前干”。半年后,一条3公里的梨园环线路面完工了!

“农业现代化发展,靠单打独斗不行,必须走规模化发展道路。”2009年6月,村民迈出了奋斗的第三步——成立众喜高山梨专业合作社,生产统一管理,技术统一升级,生资统一采购,品牌统一包装,天坪山高山梨成为重庆市首个获得梨类绿色食品标识的产品。

如今十年多的发展,天坪山已经形成1000亩以上的高山梨、花卉苗木、茶叶三大主导产业,蓝莓、葡萄、草莓、高山生态鱼等100亩以上特色产业。

十余年来,从第一届梨花节的不足万人到现在每年的梨花节、采果节、格桑花节等节会活动累计游客量1000万人次,从只有1条狭窄山路到5条共30多公里观光环线,从人均年收入5300元到32000元,村民的生活幸福指数实现质与量的飞跃。郑孝前当初竞选时向村民描绘的美好梦想逐渐变成现实。

(汪职坤)




相关文章

中国双拥杂志
中国双拥杂志
中国双拥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