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拥军优属拥政爱民工作领域专业宣传主媒体主平台主阵地

  • 微信
  • 微博

用好红色资源 建好思政课堂 增强退役军人适应性培训质量效益

用好红色资源 建好思政课堂 增强退役军人适应性培训质量效益

来源:中国双拥杂志 

2024-07-26 22:30

红色资源以特定的模式整合人的理想信念、道德要求、是非观念和行为方式,潜移默化地规范和引导人的精神和行为,为退役军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着厚实的沃土和生动的平台。河北围绕讲好“退役第一课”,发挥西柏坡等地红色资源引领熏陶、资政育人,扎实做好退役军人适应性培训,持续激发退役军人“听党话、跟党走”的政治自觉,引导他们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国防和军队建设。

一、统筹规划上破除“可有可无”坚持“硬性固化”。退役军人多年接受部队系统思想政治教育,在政治意识、理论素养等方面,有较强的基础。河北在全国率先开展开展全员适应性培训,明确红色资源在适应性培训中的运用问题,提出明确原则和目标要求,增强红色资源教育分量,促进硬性固化和长期坚持。一是确保党史教育“主课分量”。突出政治标准,坚持正确政治方向,精心构建适应性培训课程体系,把思想政治教育作为首要内容,加大党史教育比重,邀请省内知名院校思政专业教授、专家参与适应性培训教案编修,在体系构架上确保不缺项。二是建好红色遗址“第二课堂”。会同宣传、文物保护等部门,发挥冉庄地道战、华北烈士陵园等红色遗址特别是革命烈士纪念设施作用,大力开展实践教学活动,组织参加适应性培训退役军人参观红色遗址,接受革命教育,通过多讲革命故事,多看红色场馆,多忆光辉传统,多思自身差距,用真人、真事、真场景来提高适应性培训的影响力和冲击力。三是立起英模人物“偶像地位”。充分开展白求恩、董存瑞等英模人物学习活动,开展“学英模事迹、当英模传人”大讨论活动,用英模来引导前进方向,用英模来催发激情动力,用英模来引领成长成才,贯穿于适应性培训全要素、全过程,补齐红色传统知识“空白点”,激发正能量。

二、运用模式上拒绝“运动式开展”注重“常态滴灌”。坚持融入退役军人思想政治“大教育”格局,发挥红色资源潜移默化、持久渗透优势,注重全时空、全方位教育引导,紧密对接退役军人工作各环节,实现走心入脑、注入基因的效果。一是融入总体设计。在细化课程体系、编印统一教材基础上,将党史教育等年度重大教育纳入年度适应性培训安排,突出“红色教育”主旋律,既有顶端设计,又有具体落实。尤其注重适应性培训与党的创新理论教育有机融合,结合党的二十大精神学习,聘请理论宣讲团进课堂,融合红色资源开展教育引导,强化退役军人责任担当。二是真正融入特有精神。一个民族有一个民族的恢宏历史,一个地区有一个地区的特有精神。充分运用河北英烈底蕴深厚、红色文化充盈的特点,结合雄安新区建设等重点任务,讲好区域建设发展史,追溯特有红色精神的根和源,激发荣誉感、认同感,引导退役军人在传承特有红色精神中接受熏陶和洗礼。三是真正融入环境布局。指导担负适应性培训任务的教育机构加政治文化建设,增设红色氛围,扩大课堂教育影响。紧贴党史学习教育进程,开展红色经典影片展播、红色经典歌曲联唱等活动,用好信息载体,鼓励退役军人自己动手学经典、写感悟,让他们看到的、感受到的都是满满的正能量。四是真正融入志愿服务。坚持把适应性培训成果渗透到社会治理、抢险救灾等任务中,加强与邯郸复兴区“戎耀帮办团”、迁安“长城红”等省内志愿服务组织合作,利用红色资源开展仪式教育,引导退役军人珍视荣誉、继承传统,参训退役军人踊跃报名参加志愿服务。

三、运用方法上讲求“同向用力”避免“单向落实”。红色资源具有地广、量多、意深的特性,注重发挥各级退役军人事务工作领导小组统筹指导,实现上级引领和基层落实双向用力,强化红色资源在适应性培训中的实际运用效果。一是试行公开课。主动对接宣传部门、教育部门等,结合“云课堂”建设,依托高等院校统一开设公开课,统一定题备课,利用网络媒体进行公开授课,既节约资源又提高授课质量。二是加大宣传力度。结合“优秀退役军人”“最美退役军人”“最美军嫂”等一系列表彰活动,融入适应性培训课堂,在退役军人事务系统官网、微信公众号等媒体开辟专刊介绍,把退役军人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引向深化,进一步浓厚尊崇军人职业、尊重退役军人氛围。三是实施人才工程。结合“退役军人事务员”职业发布,突出思想政治教育能力建设,持续加大教育培训经费投入,进一步打通职业发展通道,全面推动退役军人服务保障体系建设提质增效,更好为退役军人服务。

 作者:樊智伟 时利琦




相关文章

中国双拥杂志
中国双拥杂志
中国双拥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