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拥军优属拥政爱民工作领域专业宣传主媒体主平台主阵地

  • 微信
  • 微博

《退役军人保障法》:三重现实意义

《退役军人保障法》:三重现实意义

来源:中国双拥杂志  |  作者:李鹏飞 傅冠超

2021-06-29 20:27

退役军人保障工作事关国本,影响深远。近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退役军人保障法》,首次以国家法律的形式保障退役军人权益,成为我国国防和军队法治建设的重要里程碑。

制定这部法律,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退役军人工作重要论述的重大举措,是推进全面依法治国、推进退役军人事务领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对加强退役军人保障工作、维护退役军人合法权益、让军人成为全社会尊崇的职业,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笔者认为,这部法律出台的三重现实意义,尤其值得我们关注。

有利于激发军人强军报国动力。《退役军人保障法》明确退役军人保障应当“与其服现役期间所做贡献挂钩”的基本原则,树立了国防贡献越大、退役安置和服务保障越好的鲜明导向,有利于激励广大官兵安心服役、建功军营。同时,这部法律还规定国家建立参战退役军人特别优待机制,优先安置参战退役军人,优先保障参战退役军人随迁子女转学、入学,提高参战退役军人优待标准,军队医疗机构、公立医疗机构对参战退役军人给予优惠,将参战退役军人名录和事迹载入地方志,符合条件的可以安葬在军人公墓。军人生来为报国,祖国和人民也始终给予安全守卫者以应有的礼遇和尊崇。军人都有退出现役的那一天,健全退役军人管理保障制度,是稳定军心士气之举,惠及的不仅仅是退役军人,也是在给现役军人增添温暖,从更广意义上为长城永固添砖加瓦。

有利于厚植国防建设社会基础。开国领袖毛泽东主席指出:“兵民是胜利之本。”人民群众争相送子当兵,优秀青年踊跃参军入伍,军队才有源源不断的新鲜血液,才能始终保持活力。近些年来,有的地方青年入伍积极性不高、高素质兵员比例偏低,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他们对退役政策不到位存有担忧。《退役军人保障法》规定,国家关心、优待退役军人,加强退役军人保障体系建设,保障退役军人依法享有相应的权益,在全社会营造关心关爱退役军人的氛围。这将为退役军人更好提供全方位、精细化的服务,增强退役军人的满意度和获得感,让军人从军报国得尊崇、解甲归田受尊重。同时,对强化公民的国防意识,吸引更多优秀青年参军,具有重要的导向和引领作用。

有利于化解退役军人现实困难。新中国成立以来,共有5700万军队人员退出现役。他们在为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牺牲奉献之后,又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随着经济转轨和社会转型,党和政府大力推进安置制度改革,取得很大进展。但退役军人管理保障也存在一些矛盾问题,军人转业退伍安置难、伤病残军人移交难、退休干部安置难等问题依然存在。究其原因,还是对退役军人事务问题没有引起应有的重视。相关立法工作迟滞,导致遗留问题积压,形成制约退役军人管理保障工作的瓶颈。《退役军人保障法》确立了退役军人保障工作的四梁八柱,为做好退役军人保障工作提供了基本的法律依据。通过法律的刚性约束,能够从根本上为退役军人排忧解难,是化解退役军人工作中现实矛盾及风险的根本途径,有利于退役军人保障工作在法治轨道上行稳致远。

退役军人经过部队严格教育训练和重大任务考验,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是经济社会建设的生力军。健全完善退役军人保障制度,使军人退役后得到妥善安置、合理使用,利党、利国、利军、利民。《退役军人保障法》的出台,是维护官兵权益、消除后顾之忧的长远之举,必将有力凝聚军心士气,汇聚起强军兴军的强大力量。

(作者单位:95944部队)




相关文章

中国双拥杂志
中国双拥杂志
中国双拥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