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拥军优属拥政爱民工作领域专业宣传主媒体主平台主阵地

  • 微信
  • 微博

炎陵县巧用红色资源学党史

炎陵县巧用红色资源学党史

来源:中国双拥杂志 

2021-07-16 20:18

“当时我任指导员,激战中,敌人的机枪子弹打穿了我的左膝盖,可我们仍将侵略者赶出了国土……”6月18日一早,一阵铿锵有力的声音,打破了湖南省炎陵县西台大桥畔斜濑水的静谧。

7cfdb685240.jpg

老将军张少松应邀为新兵讲红色记忆。

原来这是湖南省炎陵县人武部为今年第二次征兵中的46名预定新兵开展的一次“重温先辈事迹”的党史学习教育。桥上,一位两鬓斑白、操炎陵客家话的老将军,正为预定新兵们讲述他扎根雪域高原戍边的故事……他就是原全国政协委员、原成都军区副政委张少松中将。

地处湘赣边界罗霄山深处的炎陵县西台村,村舍和耕地之间被湍急汹涌的斜濑水一劈两半,村民往来两岸靠渡船。1949年,出生在这里的张少松入伍去了西藏。期间他参与了平息西藏叛乱。在1962年中印边境自卫反击战中,受重伤的张少松率队击溃入侵者,他所在的连队荣立集体一等功。1979年2月边境自卫反击战,张少松开赴云南担负阻击任务,战斗中他再次受伤,仍率部取得胜利,他所在的营荣立集体三等功。1985年,已任西藏军区政委的张少松率部开展了边防反蚕食斗争,实现了对中印边境东段部分地区的有效控制,维护了祖国的安全。1988年张少松被授予少将军衔,1993年晋升为中将军衔。

2012年初夏,时任全国政协委员、成都军区副政委的张少松回乡省亲,此时,西台村的渡船因斜濑水浅停止摆渡,村民往来两岸只能涉水过河。冬天水冷刺骨,孩子上学冻得直哆嗦,罗红军等村民只好每天背孩子过河。见此,张少松萌生了为老区人民建一座桥的念头。很快,他募齐了建桥资金,大桥于当年底开工……建桥的日子里,时任炎陵县县委常委、县人武部政委的欧阳权率民兵应急分队数次赶赴建桥工地助阵……在军地共同努力下,次年春天,这座横跨斜濑水的西台大桥建成了,乡亲们将它命名为“连心桥”。竣工当天,斜濑水两岸的百姓放起了鞭炮,罗红军高兴地说道:“今后娃娃读书,再不用大人背着蹚水过河了……”

从此,炎陵县人武部每年在新兵出发前,都会组织新兵到“连心桥”开展一次红色活动,学习并缅怀戍边将军对老区人民的情谊……时光荏苒,炎陵县人武部领导换了一茬茬,可这项活动却传承下来了。这次得知张少松重回故乡,人武部第一时间组织预定新兵随老将军参观《红军标语馆》《水口连队建党旧址》《中村八担丘》等当地的红色遗迹;与老将军共同观看庆祝建党100周年的《长津湖》《遵义会议》等红色影片。为了营造“处处是课堂,时时受教育”的学习教育氛围,引导预定新兵自觉弘扬“老西藏精神”,还请张少松到“连心桥”为预定新兵讲述雪域高原战斗经历,重温红色记忆……这就出现了本文开头的一幕。

“老首长的事迹激励着我们新时代的青年,我也要上雪域高原戍边,为人民立功!”今年报名入伍的罗言鑫是在“连心桥”畔长大的,他读书时是趴在父亲背上涉水求学的。但自从有了“连心桥”,他和罗子涛等同学可以高高兴兴跨桥去河对岸读书了。这不仅让他们这一代青年对军人心存感激,还产生了也要去雪域高原当兵戍边的心愿。今年第二次征兵刚开始,他与罗子涛等人第一时间报了名,并表示愿赴西藏服役,接过老将军的枪。   




相关文章

中国双拥杂志
中国双拥杂志
中国双拥杂志